右美沙芬
解离、抗抑郁
页面内容
最后编辑
超级后后后藤
05/08/2024

右美沙芬

恭喜!2024.05.07,一个几乎从未在精神科露面的药物,现今已经跨越为精二了!为我们的小美庆祝!阶级跨越!

右美沙芬(Dextromethorphan, DXM) 是非成瘾性中枢止咳药,属于解离麻醉剂与抗抑郁剂。一般以氢溴酸配合物,即 氢溴酸右美沙芬。由于读音相近与文化,右美沙芬俗称 优美野猫上坟美莎等多种别称

无论是医学上还是od上,右美沙芬没有任何替代品

药理作用

作用机理(方便起见,包括右啡烷)

  • 抑制再摄取:血清素/STN
  • 拮抗受体:NMDA(非竞争性)
  • 激动受体:σ-1/Sigma-1
  • 负变构受体:烟碱乙酰胆碱/nAChR
    [1]

作用

药代动力学

右美沙芬具有复杂的代谢、耐受性质

基本数据

右美沙芬在体内会进过三种酶而代谢,并以肾经尿排泄。约2小时,血药浓度达到峰值。半衰期为3.4~5.6小时,一般取3.4小时。因耐受性,半衰期可达到20小时[2]

代谢

dxm-metabolism.jpg

“饮用一杯……持续4小时”引用于psywiki

关于如何抑制酶,详见酶抑制剂

耐受

右美沙芬具有奇怪的耐药性。它很容易产生很大很大很大的耐药性

天生耐受性:因人种、基因、CYP2D6的基因表达不同,天生对右美沙芬的耐药性也不同。由此分类为慢速代谢、中速代谢、快速代谢。尤其是欧洲白种人群,慢速代谢者的频发率为5%~10%,而中国汉族人群,慢速代谢者的频发率为0.76%[3]

后天耐药性:服药会产生耐药性,剩下的不用多说。需注意的是,右美沙芬的耐药性之增长,非常快速。据报告,到后期,耐药下的72t也仅仅等同于未耐药下的24t

停药后,耐受性需要约7天以减少一半,由此可知,耐受性需要两个月以恢复至基线[4]

药物使用

药物品牌

氢溴酸右美沙芬片【单方制剂】——
  白云山(经典橙):盒装15mg×每盒2板×每板12片,价格为14元(olaiya)
  白云山(白背景):盒装15mg×每盒1板×每板12片,价格约6元
  宛衡:盒装15mg×每盒1板×每板24片,价格不明
  中大:盒装15mg×每盒1板×每板24片,价格不明
  华南:盒装15mg×每盒1板×每板12片,价格不明

氢溴酸右美沙芬分散片【单方制剂】——
  可乐尔:盒装15mg×每盒2板×每板12片,价格为不明

愈美片【复方制剂】——
  云药:盒装15mg×每盒2板×每板12片,价格约12元
  新康泰克:盒装15mg×1板×每板12片,价格约20元

国内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似乎含有催吐剂,请不要用它

剂量【以60kg,平均地无耐药性,无联合药物为标准】

右美沙芬有着特殊的剂量称呼。我们将这个系统称为西格玛高原,各个药效称为第几高原

医学剂量:1t~2t,每日三次
  • 什么都不会发生。右美沙芬只是个很好用的止咳药
第一高原:6t~12t
  • 精神作用初见端倪
  • 开始出现抗抑郁作用
  • 解离不会很明显,但是可以察觉出一点点作用
  • 需注意,有些人服用到这个剂量时,可以直接达到第三高原药效。笔者收到过一个报告,12t右美沙芬致死
第二高原:12t~24t
  • 精神作用开始显著
  • 解离开始出现,去抑制将伴随出现
  • 抗抑郁逐步提升
  • 躁狂可能不会很明显,会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
  • 运动增益将随之出现
  • 长期od右美沙芬的人员,就算不od,解离水平也会固着于第二高原
第三高原:24t~48t
  • 精神作用非常显著
  • 解离、去抑制非常明显。感知与认知将被解离
  • 运动增益非常大,大到无法感到累
  • 抗抑郁非常明显,可观察到躁狂。(单方使用的话)几乎睡不着
  • 第三高原是在安全的前提下,药效最大的高原。非常建议寻求心理安慰的人员服用该平台的剂量
第四高原:48t~84t

第四高原是第三高原的逐步增强。随剂量升高——

  • 解离程度将逐步达到麻醉手术水平。从意识模糊、疼痛减少、感知认知下降,到意识丢失、疼痛丧失、感知认知消失。
  • 肢体将逐步无法操控,从步态机械,动作倚靠自主运行,到高度瘫痪。
  • 抗抑郁效果也会因过强,而引起血清素综合征,躁狂会与血清素综合征混合而起
  • 例如高血压、呼吸暂停、心跳骤停,药理性死亡风险将逐步攀升。而在第三高原,最可能的死因只会是呕吐造成窒息而死
  • 去抑制因为解离造成了认知下降,而开始下滑。
第五高原:84t~120t(理论数据,并非真实服药剂量)

第五高原的概念类似极限∞,只是被假设在第四高原之上,还存在着一个第五高原

  • 药效最为剧烈也最为不可测
  • 第五高原的药效,被描述为第四高原的最顶
  • 所有感知全部消失,感知被内部幻觉所接替,服药者完全瘫痪,出现濒死体验,后遗症也长得离谱
  • 有特殊的分次服用方法可以达到第五高原,而不是纯粹叠量。高量美金刚的药效,可能靠近第五高原,但这也不是od美金刚的缘由吧!
  • 第五高原的药效,一切都是不可测的,死亡风险极大,几乎就是自杀来的。专业人员也不要尝试!

⚠️ 第五高原补充及注意事项⚠️

经实验报告数据与统计,有少数测试人员进行过第五高原反应测试(数据补充)

第五高原被描述为“无知觉的意识分离”与「接近上帝视角的空间与时间概念的体验」被测试人员说描述为最开始体验会极度的舒适与平和,但后面会带来极度的痛苦与疼痛,「精神层面」与「生理层面」都被描述为极度的痛苦,在第五高原反应(猜测)时被测试者描述为「通道」「光线」与「接近神的意识」,目前被猜测为是一种极端的濒死体验,但经过多轮测试,被测试者的第五高原反应均为同一体验,甚至毫无差距,但在第五高原后伴随的便是药物中毒反应,被测试者也送医进行抢救⚠️非专业人员切勿尝试⚠️也请各位留意千万不要这样伤害自己

其他剂量

死亡剂量:从第四高原开始,死亡概率逐步攀升。120t以上,死亡概率极大
推荐剂量:4t ~ 12t或可能是18t ~ 30t
最高剂量:60t

右美沙芬被测试后得出结论:在16t≤剂量≤(28t~30t)时,将6~8t左右的剂量替换为普瑞巴林,可抑制od右美沙芬带来的神经性疼痛、抽搐以及降低od过量风险的作用。但不建议也不倡导任何形式的混合药剂od,请各位注意这只是数据补充,切勿尝试

期间 【以距离服药已过去的时间为标准】

起效时:40min~1h
来效时:1h~1.5h
顶峰时:1.5h~2.5h
退效时:2.5h~3.5h
残效时:3.5h~8h
总效时:8h~12h

需注意,体重不同剂量不同,上述剂量是针对60kg的人的。你的体重除以60,再乘以上述之中的剂量,即为适应你的剂量。
不同人有对右美沙芬不同的天生耐药性。如果你非要od,请逐步爬升剂量地服用右美沙芬

笔者认为,只会叠量的纯纯是XX

一些事项

右美沙芬是od的起源,仅限od

右美沙芬是全体od药物中,生理副作用最小的药物

在没有足够的了解下,不要将右美沙芬与任何抗抑郁药进行联用

虽然右美沙芬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,但两者完全是两种药效。请不要混淆视听

右美沙芬引起撤药反应,请使用氟伏沙明等SSRI抗抑郁药进行接替,然后慢慢减少剂量……

氢溴酸右美沙芬引起呕吐,初步认为是因为氢溴酸的刺激,请吃一些食物垫垫肚子,并不要喝太多液体。另外,据多方报告,茶水是右美沙芬的强力催吐剂,作用机理不清楚。因此,服用右美沙芬后,若需要催吐,请喝下浓茶水,并再喝下很多水,如此呕吐类似于洗胃

关于右美沙芬的过度服用引发的中毒反应,首先立刻考虑就医情况

历史

(由于笔者认识有限,难免叙述出现差错缺漏。欢迎补充)

那是《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(第一版)》之前——站内拷贝文在这里,不管是二类还是三类,甚至是一类,有很多很多的人,没有任何阻碍地走进了右美沙芬药效里……那时的右美沙芬非常便宜,在网上什么药厂的都有,30t一盒只需要6元。

首先是圈内师老师的视频,其次是看起来像是心理学视频作者的视频底层原理的“背刺”,最后广州禁毒也开始入场。最终的结局便是在2022.11.30,《禁止清单》出现了

《禁止清单》好吗?笔者想说它不仅好,还是非常优质的举措。如果你看过引论中的分类,那你就更能理解:一或二类人员“试试看”的心态被这一张禁令所阻止,停止在第一次尝试之前。至于三类人员的话,都到三类情况了,哪还顾得上?不该吃的人拦下来了,该吃的人终究拦不住。《禁止清单》减少了各种人员的第一次尝试,具有良好的作用

热度退去,但滥用从未停止。从右美沙芬被禁止售卖所出发,并不禁止的金刚烷胺苯海索美金刚普瑞巴林又被挖掘出来而滥用,然而它们前三者吃起来不仅没有任何欣快感,还很痛苦,只有致幻剂的功效能支撑它们被滥用的意义,后者普瑞巴林虽然有欣快感作用,但它的药物使用玄乎其玄非常古怪,药效也更加因人而异。再也没有一个药物能复刻右美沙芬的成功了。而除开od圈子里头,在笔者所接触的平常的爱好圈子中,越来越多从前看起来和od毫无相关的人开始od起来,一幅沧海桑田的景色就在眼前

广州已经出现右美沙芬尿检纸了,真是下有下策上有对策

好好好现在是2024.05.07,右美沙芬已经跨越为精二了可喜可贺


  1.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能根本不正确的:
    可能引发释放:组胺/HI(存疑。可能根本不正确)wikipedia
    可能抑制再取:正肾素/NE(存疑。对NE转运蛋白具有潜在亲和力,但无药理学价值)
    ↩︎

  2. 中大右美沙芬说明书。另外据说,安非他酮可将右美沙芬的半衰期延长至20小时 ↩︎

  3. 李国昌,陈 勇,陈文,等. 中国汉族、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右美沙芬氧化代谢多态性表型研究[J].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,2004,20(2):104-108 ↩︎

  4. psywiki ↩︎